[rank_math_breadcrumb]

一个组织的死亡,始于内部自负盈亏

这波寒冬,降本增效不停。一个词再一次频繁提及:“内部团队自负盈亏”,源自稻盛和夫的那套所谓的阿米巴经营。

“内部团队自负盈亏” 可不是什么神药,反而是一个组织死亡的开始。

因为,这样会导致在一个组织内部,不会再有人做利他的事情。

效率是一个组织的生命力。而利他,恰恰是效率的根基和源泉。

好比人体,五脏六腑相互协作,才能维持整体运作。

然而,如果让各个器官自负盈亏,会发生什么?

心脏会想,给全身跳动供血太亏,以后我只给自己供血好了。

肠胃会想,给全身吸收营养太亏,以后我只给自己营养好了。

这样人还能活吗?

对于一个组织也一样。如果让各个内部团队自负盈亏,将出现下面的情况:

  1. 争夺可计价的收入业务
  2. 减少难核算的利他业务
  3. 偏利他的职能团队失血凋零
  4. 业务墙出现,整体效率下降

在初期,或许成本会立马下降,不过这只是各团队出于图存本能,强行缩减支出带来的回光返照罢了。

到最后,效率支撑团队消亡,还活着的团队,都变成独立或半独立的实体,组织名存实亡。

根本原因是内部自负盈亏和效率源自利他是有天然矛盾的。

稻盛和夫在这一点也无法自洽,打了个协作精神的补丁来找补。

然而这注定是徒劳的。一个是基于财务的策略,一个是基于精神的号召,两者的力量不在一个维度上。

想通过内部自负盈亏提高一个组织的效率,是南辕北辙。

一个组织的死亡,始于内部自负盈亏。

KAMI
KAMI
数据挖掘研究员,专注分享数据领域的技术和业务,以及逻辑、思维和方法论

发表回复

文章结构
相关文章